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乾明變

關燈
乾明變

乾明元年二月丙申, 大行皇帝高洋下葬於武寧陵,謚號文宣。

葬禮上,常山王高演與長廣王高湛默然跪在天子高殷近旁, 聽著身後那摧肝斷腸的哭聲, 即使不回頭他們也知道,那一定是尚書令楊愔。

再回鄴城時, 酒肆茶坊開始流傳起幾首莫名的謠讖——“羊羊吃野草, 不吃野草遠我道, 不遠打爾腦!”“阿嬤姑, 禍也, 道人姑父,死也。”……

輔政的大臣連夜面聖,清晨下詔以常山王高演為太師、錄尚書事, 留在鄴城任職, 而長廣王高湛拜大司馬, 解除其京畿大都督的職務, 並外放並州刺史。同時,內宮中還傳出北宮禁軍被撤換的消息。

當日, 孝瓘領兵往北宮, 未入宮門便被都督叱利騷喝止。

“大將軍有令,北宮戍務已由本都督接管了!”

孝瓘轉身看了眼身後甲士, 道:“領左右將軍下轄左右府, 朱華門內戍衛就不勞領軍大將軍費心了。”

朱華門位於太極殿與昭陽殿之間,乃間隔內外朝的重要門戶。齊國的禁中值戍沿襲魏朝,朱華門內皆由左右府管轄, 為皇室的貼身衛隊,並不受制於領軍府。

“大膽!你敢違抗軍令?” 叱利騷拔劍, 他身後的甲士亦亮出了兵刃。

孝瓘的宿鐵劍已橫在叱利騷的脖頸處。

在雙方劍拔弩張的對峙下,太皇太後的車輦緩緩出了北宮,向著南面的昭陽殿行去。

孝瓘示意下屬追上去護衛,叱利騷剛想作聲,便發現頸上的劍又緊了幾分,他擡頭望了望孝瓘,這少年的臉纖白如玉,目光卻凜冽如戈。

眼望著車駕走遠,孝瓘才收了劍,拍了拍叱利騷的肩膀,“速速出宮去吧。”

叱利騷呆楞的望著他帶領餘下的甲兵離去,他才意識到宮中要出大事了。

他領兵慌忙往東門去,迎面撞見常山王高演,長廣王高湛,平秦王高歸彥押著幾個囚籠,氣勢洶洶直奔雲龍門而來。

籠中人俱是滿身血汙,奄奄一息,他使勁揉了揉眼睛,才看清那幾個血人竟是首輔楊愔,領軍大將軍可朱渾天和,還有侍中宋欽道!

“叱利騷!同去昭陽殿!”高歸彥大聲喝道。

叱利騷再次揉了揉眼睛——平秦王高歸彥亦是輔政大臣之一,他從領軍大將軍擢拔為司空,是他名義上的頂頭上司!

“常山王造反了!高歸彥也反戈了!快擒了這幾個反賊!” 可朱渾天和拼盡最後一絲氣力,聲嘶力竭的吼道。

就在叱利騷猶豫不決之際,長槊已狠狠刺入他的胸膛,而發力的人正是時常一起與他值戍的武衛將軍阿那肱——昨晚他們還一起偷喝了一整壺葡萄酒。

失去頭領的甲士張皇無措,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目送這些龍子權臣如濁浪般湧向雲龍門了。

孝瓘率左右府兵護送太皇太後至昭陽殿。

殿內聚集了數十位朝中重臣,殿廊及院內站滿了皇帝的親屬羽林,人數至少有兩千人,為首的娥永樂拔刀攔頂在孝瓘的胸口,孝瓘用手握了刀刃,發力迫他步步後退,二人僵持著直至正殿大門。

高殷硬著頭皮迎出來,身後跟著皇太後李氏,二人叩拜了太皇太後。

太皇太後婁氏冷臉未發一言,步履從容的進入大殿,端坐在昭陽殿的正中,這才揮了揮手,示意那母子二人站起來。高殷也輕喝了一聲,娥永樂才倏然抽回佩刀,隨之湧入的羽林衛仍然留在殿上。

此時,常山王高演帶領斛律金、賀拔仁突然闖進昭陽院,殿外的羽林軍執戟相向,孝瓘帶來的左右府兵橫槊在前,高演等三人昂首穿過一片白刃。

甫一入殿,高演就以青磚叩頭,瞬時鮮血如註,和淚哭訴道:“臣與陛下骨肉相連,楊遵彥等人把持朝政,作威作福,王公大臣,皆不敢多說一句。而他們唇齒勾連,制造禍端,若不趁早剪除,必將為宗社之害!臣鬥膽把楊遵彥等人捉進宮來,並未刑戮。臣等未稟專斷之罪,萬死難辭。”

數十人的大殿,連呼吸聲都聽不見,空氣即如凝滯一般。

娥永樂撫刀直視高殷,刀在鞘內“哢哢”作響——高殷的臉灰敗如紙,瘦弱的雙肩瑟瑟發抖,他不敢睨看娥永樂,只是警惕的盯著孝瓘,瞅著他右手上的血珠一顆顆落在地上。

孝瓘亦直視著高殷,他回想起東館學堂上那個早慧博學的孩子,心中頓感五味雜陳。若時光能停留在童年該有多好,不會有後來的東柏血案,亦不會有今日的乾明之變。

“奴等退下!”太皇太後的斷喝打斷了他的思緒。

娥永樂沒有動,他依舊望著高殷,刀鞘摩擦之聲也未停止。

孝瓘的手緩緩移到了劍柄上,心中則在盤算敵我雙方的實力——府兵不多,硬拼起來,必是一場血戰。

“我馬上讓你們這些奴才人頭落地!”太皇太後勃然大怒。

羽林軍懾於太皇太後的威儀,紛紛退出大殿,娥永樂拖在最後,淚流滿面的回望了一眼高殷。

孝瓘遂長舒了一口氣。

“楊郎呢?”太皇太後問。

“一只眼睛已經打出來了!”賀拔仁回道。

太皇太後愴然道:“楊郎能做什麽,留下他不好嗎?”言罷又轉向高殷詰問道,“他們這些人意圖謀反,欲先殺我二子,再殺我,你為何要放縱他們?”

高殷張了張口,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。

太皇太後反而痛哭失聲,引得幾位王公隨之垂淚,婁氏哭罷盯著皇太後李氏狠狠道:“怎能讓我母子受這漢婦的擺布?”

皇太後李氏跌跪在地,口中稱歉,常山王連連叩頭。

太皇太後又對皇帝高殷道:“還不去扶起你阿叔?”

高殷咬了咬嘴唇,結結巴巴的擠出一句:“我……我只願……叔父留我一命,讓我……下殿去,那……那些漢臣,任由……叔父處置便是。”

三日之後,太皇太後親臨楊愔的喪禮,用禦金做了一雙眼球放在楊愔的眼眶之內。

太原長公主遠遠的望著太皇太後,腦海中響起明女庵內母親勸她下嫁楊愔時說的那句話,“楊遵彥,尚書右仆射,博學多才,性情溫厚……”,嘴角不禁扯出一絲冷笑。

太皇太後婁氏已走到女兒的近前,長公主高泫面無表情的行過君臣大禮。

“請太皇太後準允臣妾去明女庵修行。”

婁氏將女兒扶起,一把攬在懷中,失聲痛哭道:“阿泫……家家對不起你……”

高泫輕輕的推開母親。

“臣妾不修超脫輪回,只修來生不再做你的女兒。”

婁氏緩緩收回了還想擁抱女兒的手,卻斂不起劃過滄桑面容的淚珠,她那早已冷若寒冰的心,竟忽然間碎裂了一角。

三月戊申,皇帝高殷下詔以常山王高演為大丞相,都督中外諸軍,錄尚書事;長廣王高湛為太傅,京畿大都督。

高演護送太皇太後返回晉陽,而所有軍國事宜也要隨之呈報晉陽,由他親自裁決處置。

高湛則以京畿大都督之名掌控鄴城,穩住政變後動蕩的局面,並將高孝瑜薦為侍中,名為侍從皇帝左右,實則監視高殷的一舉一動。

孝瓘追隨長兄留在了鄴城,仍以領左右將軍之職戍衛禁中。

這段時間,孝瓘忙於軍務,一直住在領軍府內。直到辛未日晚間,孝瑜滿臉喜色的找到他,令其速速歸府。

他不明就裏的回到府邸,清操聞訊迎出,看到孝瓘先是一楞,而後長舒口氣,眼裏竟隱有淚光。

孝瓘還道府中出了什麽事,急忙上前問:“怎麽了?”

清操拭凈了淚,搖頭笑道:“沒什麽,你回來便好。”

掖庭嘩變,都城人心惶惶,孝瓘多日不歸,音訊全無,清操日坐愁城,未得一日安穩。

“吃過飯嗎?快把鎧甲換了吧……”清操拉了他往內庭走,到了房中,忽見榻上的五色朝服,七旒冕,禁不住一楞。

“今日吏部送來的。說是明日上水一刻,令史會來府正式宣讀詔冊。”清操試探著問道,“第下此番立了大功?”

孝瓘自嘲的一笑,“楊遵彥雖為漢臣,卻可做到主昏於上,政清於下。而他死後,朝政亂作一團,我也不知是立了功還是犯了過。眼前這些,不過是站在勝者這邊,得了些實際的好處罷了。”

“我知你心不在此處,但若逆流,自身尚且難保,何談理想抱負?”清操邊解明光甲的帶扣,邊道,“楊尚書不就是很好的例子?他空有報國之志,經緯之才,步子卻走得太急,得罪的人也太多,以至於不能遠行。倘能韜光,也不會有今日的下場。”

孝瓘卸了鎧甲,搖頭嘆氣道,“時也,命也……”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